我们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客户提供Q板,E板,N板挂牌,帮助企业融资,促进交易,为股权定价,发现价值,利于股权质押贷款牌。目前已经推荐870家企业。
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公信力、名誉、员工忠诚度 有利于人员招聘,企业扩张,降低企业自身信用风险
开展股份报价转让业务,通过规范运作,可以促进企业尽快达到创业板、中小板及主板上市的要求。
根据按需融资的原则进行融资。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促进企业顺利成长、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
挂牌企业简介:
海安机械(100105)
安徽省海安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原2002年9月成立的安徽省海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股改后,于2013年9月26日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多功能工具机、数控机床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商务贸易于一体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著名的风景区——黄山北麓,境内有黄山航空港、皖赣铁路和合铜黄、徽杭高速公路连接周边省市,交通十分方便快捷。公司主要从事多功能工具机床、数控机床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销售。其中,机床生产制造和出口创汇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承“树立品牌、坚守信誉、优质服务、诚信合作”为创业宗旨。“以人为本,以质量求发展,以新品拓市场,以信誉赢得客户”为经营理念。“依法经营、规范管理、优质服务、创新发展”为企业文化和企业竞争力。特别是公司成立以后,加快了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已形成了多功能工具机床、轻型车床、钻铣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高速数控铣床等七大系列40多个品种。其中有7个产品分别荣获省、市高新技术产品和省级重点新产品。公司拥有十项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公司的产品90﹪以上远销美、英、德、法、加、澳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3年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生产的安太牌多功能工具机床自2003年以来年年获得“安徽省名牌”证书。公司“安太牌(AT)”注册商标2009年荣获“安徽省著名商标”。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全国CAD应用工程示范企业”。(由海安机械提供)
场外市场新闻:
直面改革攻坚战 上海自贸区保税区管理局经济发展处迎难而上
浦东新区外高桥基隆路9号,熟悉上海自贸区的人一定不会对这个地址感到陌生。这里就是“自贸梦想”启航的地方,一楼综合受理大厅最高峰期间每天都要涌入近4000人,咨询办理各式各样的自贸区业务。
与楼下的人声鼎沸相比,同一栋楼里的1811室或许很少有人会去留意。这间属于保税区管理局经济发展处的会议室经常深更半夜照旧是一派灯火通明、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而这支团队光去年一年就完成了1490家外商投资企业备案和472家外商投资企业审批,462个境外投资备案,累计中方投资额达到180亿美元。
大家都说改革迈入了深水区,可只有身处一线才能真正体会这场“攻坚战”的强度。上海自贸区成立3年来,经发处有自愿推迟婚期的,有生病坚持不请假的,却没有人说过半句怨言,大家心中的同一个信念是:自贸区的事儿一刻都不能耽误。
顶住压力、勇挑重担,这就是“自贸人”的担当。
习惯“自贸”工作节奏
投资管理、贸易监管、功能拓展,是经发处的三大工作重点。打开上海自贸区改革的总体方案,98项任务中,经发处涉及到了54项,内部制定的26项重点工作中,与经发处相关的有18项,每项改革都设有严格的时间节点,整个部门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我们早就习惯了‘自贸’的工作节奏。”经发处处长肖凡告诉记者,白天他会和同事们与一家家企业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晚上集体加班开会“头脑风暴”,“整支团队有问题一起研究对策,有困难一起设法解决,同事之间已经形成独有的默契,晚上十一二点通电话也用不着担心对方会不接,因为大家一定都还在工作着。”
在保税区管理局,经发处是面对企业的第一线部门,每个人都要能独当一面:副处长陶贵宝是“北京常客”,为了平行进口汽车准入,一次又一次汇报情况;孙菁负责平行进口汽车3C认证证书事宜,请相关部门从名词解释开始,一页一页对条例,确保准确无误;吴佳超面对全新的服务业领域,学习涉及医、教、文、体等所有新内容……
回忆自贸区成立3年来的点点滴滴,副处长李晓红颇为动情:“最忙的时候,处里加班开会就要到深夜12点,有的同志直接就在单位凑合睡一觉,有的因为家中有孩子需要照顾,凌晨二三点钟回到家,六点半起床送孩子上学后,又立马赶来上班了。”
让制度创新真正落到实处
在一系列以贸易便利化为核心内容的贸易监管制度创新举措“诞生”过程中,经发处每每主动发挥“桥梁”作用:深入区内一线调研企业具体需求,了解他们实际需求的同时,与各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建立常态化联络联动机制,按照企业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原则,真正把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孙菁已经记不清自己为了“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究竟跑过多少家企业了。这项改革的最大突破是把自贸区货物状态区分为“口岸货物、保税货物、国内货物”三类,借助信息化监管手段,让企业在自贸区内对保税货物、国内货物进行同库经营运作。通过集约化运作,企业可降低50%左右的物流仓储成本。
“事先调研的时候,一大批自贸区企业向我们提出,非常希望享受到‘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的便利。可这项制度创新推出来了,他们又出于成本等各种风险因素而选择观望,看看有没有成功的案例,没有人愿意充当‘小白鼠’。”据孙菁回忆,为了让制度创新尽早落地开花,她和同事们一家一家企业去联系沟通,直到把企业的顾虑全部摸透,又与市口岸办、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部门一起协调,“最终,根据不同企业的运作模式,我们设计出了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让孙菁格外高兴的是,辛苦没有白费,抢着“吃螃蟹”的企业越来越多,目前“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范围已经扩大到35家。
亮出高效与专业的绝活
负面清单管理、服务业扩大开放、境外投资备案等,对经发处的所有人来说,自贸区的很多改革都是全新的知识,只有通过学习来消化吸收,才能转化成业务能力。“我们充分认识到,上海自贸区发展的新契机,也正是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强化能力素质的好机会。”据肖凡介绍说,随着服务业扩大开放、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国际中转集拼等制度创新的推出,整个部门多次学习相关文件和各种业务资料,大家从思想上和业务知识储备上积极向“自贸模式”转变。
为了让企业“少跑路”,经发处亮出了高效与专业的绝活。去年年底,沪上足坛名宿徐根宝成功收购西班牙乙级联赛B组的洛尔卡足球俱乐部,完成收购的上海根宝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在自贸区,从申请到取证只用了短短10个工作日。如此高效,得益于保税区域的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和便捷的境外投资备案。肖凡清楚记得,他当时就对徐根宝说:“只要资料齐全、符合要求,我们这里的办事速度会根据企业的时间表而定,立等可取。”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药明康德身上。2015年,药明康德回购在境外上市的企业,已经锁定了资金的交割日期,但在内部的运作过程中发生了延误。当资料到达后,经发处以“立等可取”的速度将时间赶了回来,否则企业会面临以亿元为单位的违约赔偿。在经发处办公室的墙上,一面来自药明康德的锦旗格外醒目,上书“举措创新、办事高效、服务热情、排忧解难”,这正是整个部门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真实写照。
团队小传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保税区管理局经济发展处坚持把服务制度创新放在工作第一位,紧紧围绕自贸试验区建设这个重要载体,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积累,全力协调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企业准入“单一窗口”、汽车平行进口、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国际中转集拼等工作,陆续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团队曾先后获得2014年度上海市市级机关系统先进党支部,2016年度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浦东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本文来源: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